电子邮箱

密码

注册忘记密码?
两部委打造农耕文化教育基地:学生应参加农耕实践
来源:民生周刊 | 作者:网络 | 发布时间:2020-09-30 | 17611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一堂好课

不知红薯长在地里,错把麦苗当韭菜……现实生活中,城里孩子五谷不分的情况并不鲜见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,主要是孩子们缺少接触农业的机会。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,农业稳,天下安。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,都有必要让孩子们懂得这样的道理,亲身体验农耕文化,并乐于从事农业实践。

改革开放以来,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农业从人畜耕作的传统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农业。但是,农业生产依然艰辛,远不像坐在教室里那般干净。一次农耕文化体验教育,能让孩子们知晓农作物耕种的不易,涵养内置于心的恤农情结,也许远比百次说教更能让他们懂得节约的意义和价值。

袁隆平院士曾说,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农业,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,希望广大知识青年投身农业研究。事实上,通过农耕文化教育,不仅能让学生增长农业知识,还能培养一份爱农情怀,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未来爱上农业、从事农业,让农业生机勃勃。

有专家指出,一些农耕文化,平时散落在田间地头,隐匿在乡村角落。流传千百年的农耕文化资源,若不及时加以整理、收集、保护,随着一些村庄的变迁或消失,也会有失传的风险。开展农耕文化教育,借助农民丰收节的推动,大力建设相应的教育基地,可以让农耕文化得以保护和更好传承。

事实上,现代农业发展已不再是孤立的农业生产,还与农业旅游密切互动。建立农耕文化教育基地,让城里的孩子亲近土地、了解农业,还能激活乡村旅游,助农增收。课堂之余,不忘耕读,农耕文化教育无疑是一堂好课。

3项保障

2020年9月22日,即农历秋分,我国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。各地丰收节庆祝活动亮点纷呈,结合“脱贫攻坚、抗疫助农、乡村振兴及现代农业发展”等元素,搭建广大农民群众喜迎节日的舞台,谋划了一批庆祝活动,更多农民群众参与到丰收节庆祝活动中来,尽情享受自己的节日。

有评论指出,节日不仅承载着百姓对丰收的期盼,节日也是农耕文化延续传承的载体。此次两部门联合发布通知,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,可为丰收节营造良好氛围。

为了使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更好地开展,《通知》中提出3项保障措施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、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协同协作,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,明确责任分工,把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。

  • 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协会慈善公益沙龙开展第三届金秋助学活动

  • 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参与泉州元宵花灯展秩序维护志愿服务

  • 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协会联办百业同创发展联谊峰会

  • 舞动健康活力 赛出风格水平——首届吾悦广场舞大赛圆满成功